關鍵詞 |
銅鐘批發,安陽銅鐘,銅鐘廠家定制,銅鐘廠家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常見的大鐘有三種類別,唐朝時期的“平直形”鐘口銅鐘,唐宋時期的“淺波形”鐘口銅鐘,以及明清時期的“喇叭形”鐘口銅鐘。明清時期大鐘的鐘壁在鐘口處都有外擴,呈現出所謂的“喇叭形”;銅鐘的壁厚,由唐鐘的均勻分布,演變為從上往下逐漸增厚,避免了早期大鐘重擊易裂的缺點。
形制,鐘的形制有兩種,一種是帶高的筒形紐,鐘的下口兩邊如月牙形;另一種上端的紐是扁的,有的紐作伏獸形,鐘下口是平的。
寶貴而豐富的史料:古代鑄造的鐘,除了雕鑄一些圖案,還有文字,或吉祥用語,或紀時記事。因此,古銅鐘不僅在文字發展史上,更在古代社會、政治、思想、文學、經濟等各方面的研究一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史料,同時體現出了我國古人的高超技術。
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:中國是鐘的故鄉,流傳于世、難以盡數的古銅鐘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反映了古老、優美、偉大的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,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、禮樂制度、思想史、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,并且由于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,代表了當時的鑄造、聲學、樂律學、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,更是研究我國傳統科技的寶貴實物。
坐落于河東區大直沽的薦福觀音寺的大鐘為純銅鑄造,直徑2米、高3米、重約5噸,比新建鼓樓上的大鐘還重1.5噸,每當大鐘鳴響的時候,連一公里以外的海河西岸都能聽到。
北京大鐘寺博物館的明永樂大鐘,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鑄造,鐘高6.75米,直徑3.3米,鐘唇厚18.5厘米,重46.5噸,鐘內外有文字23萬多字。此鐘原在萬壽寺中,后被清乾隆皇帝下令移植大鐘,于乾隆八年(1743)完成。
主營行業:香爐 |
公司主營:香爐,寶鼎,佛像,萬佛墻--> |
主營地區:蒼南縣金鄉鎮興民路132號 |
企業類型:個體經營 |
注冊資金:人民幣100萬 |
公司成立時間:2010-07-22 |
員工人數:5 - 10 人 |
研發部門人數:5 - 10 人 |
經營模式:生產型 |
經營期限:2010-07-22 至 2033-01-01 |
最近年檢時間:2023年 |
是否提供OEM:否 |
公司郵編:325805 |